正在阅读:长乐老龙窑烧陶三百年 工艺传承古法后继盼人来
分享文章

微信扫一扫

参与评论
0
当前位置:首页 / 文章 / 长乐新闻 / 正文

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,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,仅管理员可见

长乐老龙窑烧陶三百年 工艺传承古法后继盼人来

转载 2014/06/25 11:07:52 发布 IP属地:未知 来源:海峡都市报 作者:长乐网 1473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

长乐新闻讯:福建长乐营前街道黄石村,“水墓硋(ài,意指陶器)窑”蜿蜒似龙盘亘于村南面的水墓山上。当地人都喊它老龙窑(龙窑又称长窑,一种半连续式陶瓷烧成窑,它依一定的坡度建筑,以斜卧似龙而得名),从康熙二年至今,已传承300多年。上周日凌晨,在沉寂多日后,老龙窑再次点火。窑工们期盼着这窑陶器能烧得完美,卖个好价钱。“老龙窑窑火不能灭,黄石陶艺不能断。”“水墓硋窑”的传人、现任黄石陶器厂厂长陈光明说。

制陶老技术 兴化莆仙来

黄石村在闽江与乌龙江两江交汇处的东南面。村子南面是水墓山,山前有株大榕树。“这株直径六米多的榕树守护了‘水墓硋窑’几百年,为老龙窑遮风挡雨。”陈光明听父亲陈德通还有村里的老人讲,黄石制陶技术在明末崇祯年间由兴化莆仙传入。记者翻阅了《长乐六里志》,书上记载,黄石、东屿、下洋制陶业始于“清康熙二年”。福州陶艺研究会会长卢佳伦证实,水墓硋窑是福州地区唯一在烧的老龙窑。

工艺承古法 锤炼有功夫

老龙窑蜿蜒近百米,高约一米,宽约一米五,每窑可以烧制2000余件陶器,包括缸、瓮、瓶、钵等器形,制作工艺全部传承古法。

从田里挖来的泥土,经过一周左右的炼制后,送往制坯车间。说是车间,其实是茅草棚。工人在这里将泥土搓成团状后,先用拳头击打出器皿的底部,后用等臂长的泥条堆砌出器皿的上部。61岁的林清国做陶已经40多年了。十来岁时,他就跟着老爸学会了这门手艺。52岁的林建新,21岁在村里拜了师傅,因为有武术的基础,绕着坯体堆泥条时,他像是在练太极。泥坯做好,用祖传的印花槌打上花纹,晾干之后等待烧窑。

火候定成败 后继盼人来

54岁的林冬才是烧窑组组长。为了把器皿一个个码进老龙窑,身高一米八多的他通常要在窑里弯腰半天。“烧窑一次要用近24个钟头,其间不能离开人,要随时观察窑内火的情况。”他说,烧窑时,窑温要保持在1200摄氏度左右,决不能忽高忽低,如果火候掌握不好,很容易出废品,“烧窑结束后,还要憋窑,憋窑也要近24个钟头,之后就可以出窑了”。

出窑意味着一个多月来的辛苦将画上句号。但实际上,这句号并不完美。陈光明算了一笔账:一窑陶器全卖出去的话能收入三万多元,扣除材料、人工等费用,剩下五六千元。“如今,龙窑买的人少,赚不到钱,年轻人不爱学。”陈光明忧心,现在这群窑工平均年龄超过了60岁,伴着大家的老去,传承了数百年的黄石陶艺将会终结。

已有0人点赞

自定义html广告位

0条评论

 
承诺遵守文明发帖,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/300